搜索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五位一体建设 党的建设 重点工作 市委文件 干部人事 今日拉萨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人民团体 视频中心 区县动态 区内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重点工作>>民生工程
 
将精神力量注入贫困群众心中 我市精准发力推进“志智双扶” 提振脱贫“精气神”
 
来源:拉萨日报 作者:姜艳 时间:2018年06月03日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6月的高原,天蓝地绿。一大早,家住堆龙德庆区羊达乡羊达村的次央刚吃过早饭,便骑着电动车,来到家附近的羊达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除草、浇水、控温、采摘……每一项工作,她都很熟练。

  “过了多年的穷日子,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摘掉‘贫困帽’,有稳定的收入,还住上了新房子。”次央感慨地说。

  曾经,次央一家的收入全靠丈夫打零工所得,收入少,开销大,家里没存下多少钱,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家人渐渐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安于现状地过着穷日子。

  “以前觉得日子可能就这样过了。”次央说,多亏了这两年县里开展的结对帮扶、思想动员、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让她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意识到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曾经我觉得脱贫不脱贫都无所谓,穷是我自己的事。后来看到别人家有稳定收入、有私家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不能拖后腿啊!”次央笑着说。

  如今,次央在羊达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稳定的工作,掌握了蔬菜的种植技术,还在桑木村集中安置点有了新房。对于未来,次央充满信心:“只要甩掉等、靠、要思想,勤劳踏实搞好产业,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扶贫先扶精气神”。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市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从“思想、志气、信心、心灵、智力”等方面实施“精神扶贫”,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争做有责任、有追求、有志气、有精气神的新型农牧民。通过结对帮扶、树立脱贫典型、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激励贫困户勤劳奋斗,努力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实施干部包户、定点扶贫的联系帮扶机制,全市共有26052名干部职工与11237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为贫困群众落实资金、捐款捐物达366.52万元;97家市(中)直单位参与定点扶贫,40家企业参与“企帮村”行动,投入资金7423.16万元,584户、3312名贫困群众受益。

  在实施智力扶贫过程中,我市围绕提高自我脱贫能力的目标,开展脱贫立志政策、成果宣讲,评选勤劳致富典型,给贫困群众输送精神营养,激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引导他们增强主体意识,挖掉精神上的穷根;利用丰富的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以农牧民为中心,以田间地头为课堂,以师徒相承、言传身教为重点,根据群众的技能培训需求,开展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农牧区实用技术培训、自主创业技术指导,解决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而“不会脱贫”的问题。

  将精神力量注入贫困群众心中。走进曲水县三有村藏鸡养殖场,几千只毛色光亮的藏鸡叽叽喳喳欢快地叫着,整个院子充满了生机。养殖场工作人员次旦卓嘎正忙着捡鸡蛋。“刚从山沟里搬到三有村时,我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次旦卓嘎说,在村干部组织的技能培训帮助下,她系统学习了藏鸡养殖知识,走上了科技创收致富路。

  “培训一人,受益一家,带动一片”已成为三有村常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学技术,增强他们转移就业所具备的技能素质,老百姓心里有了底,增收致富内生动力日益加强。”三有村党支部书记尼玛说。

  “凭着自力更生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我们终于脱贫过上好日子了。”次旦卓嘎说。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投入资金3689.2万元,开展技能培训424期,受益20624人,实现转移就业12144人,营造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浓厚氛围,贫困群众技术技能和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扶贫成果不断巩固扩大,确保了拉萨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扶贫工作不仅要让贫困户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更要让他们摆脱精神上的贫困。我市通过深入推进“志智双扶”工作,创新和培育精准扶贫动力机制,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不仅为贫困户致富奔小康扎牢了根基,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中共拉萨市委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