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罗布老人是西藏墨竹工卡县的农民,几十年都是靠种地生活。可从去年开始,除了种地,他每个月还领到了一份额外的收入。2015年5月,墨竹工卡县实施“幸福养老”民生工程,全县所有60周岁以上的农牧民群众,每月都能领到300到1000元不等的养老金。别看次旦罗布现在过得悠闲,就在几年前,家里负担很重。2008年,二儿子旦巴得了癌症,一次化疗费用就要5000元;2012年,小儿子土登考上了大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要15000元。2015年,墨竹工卡县实施新医保政策,农牧民在享受医疗保险和民政救助后,剩余的医疗费用由县级财政全部报销。与医保政策同时推进的还有教育惠民政策。为了鼓励全县农牧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墨竹工卡县从2015年起对所有墨竹工卡籍农牧民子女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费、住宿费、路费实现全额报销,并且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元。
次旦罗布老人一家生活的变化,是近年来拉萨民生改善的典型缩影。这些变化,无一不是拉萨各族干部群众和江苏援藏干部辛勤工作的汗水结晶。“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重点援建与拉萨人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拉萨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拉萨市作为首府城市的服务功能,使拉萨乃至全西藏群众受益。
加强医疗能力建设
拉萨市人民医院环境改造工程的实施,使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拉萨市东城人民医院的落成,优化了拉萨市医疗资源的布局……这些都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变化。在拉萨的医院里就能享受来自江苏的医疗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更让拉萨各族干部群众欣喜。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每年安排15名医生赴拉萨市人民医院以及达孜、曲水、林周、墨竹工卡4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援助,共接诊患者5.6万多人次,开展各类手术超3000台,培训各类人员1.8万多人次,并联系内地90多名医生进藏开展医疗服务,在农牧区巡回义诊11次。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医疗卫生援藏工作,有效提升了拉萨市医疗卫生服务的保障水平。同时,江苏省还组织实施了拉萨市疾控中心和11个乡镇儿童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项目,完善了拉萨的免疫网络,让受援地儿童都能够享受安全、规范的预防免疫服务。
在江苏医疗卫生援藏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拉萨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越来越好的医疗服务。林周县争取计划外援藏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添置先进医疗设备,开展双向交流培训,全县医院软硬件条件明显改善,门诊率、入院率明显提高。在达孜县,江苏援藏医生充分发挥专长,争取援藏资金50万元,帮助建成了拉萨市唯一一个县级血库,并实施了村级卫生院软硬件建设全覆盖工程,使农牧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看好病。在曲水县,江苏援藏医生积极协调推进曲水县公立医院改革和人民医院创建二级医院工作,并协调泰州市慈善总会向曲水县人民医院捐赠了价值25万元的整套妇产科设备,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还帮助该县建立起了西藏自治区第一家县级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在墨竹工卡县,2725万元援藏资金的注入,助力该县2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及县人民医院信息化远程诊疗系统建成,使该县的基层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2015年,南京市儿童医院的白衣天使还让该县18名唇腭裂、髋关节脱位、先心病及脑瘫患儿永远摆脱了病痛。
推进教育质量提升
2.6亿元的江苏援藏资金投入,硬件基础和教学设施一流的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拔地而起;江苏省组团式教育援藏,有力推动了该校教育质量短期内的飞速提升。2015年,该校首届高考大专以上上线率达到80.16%,其中,藏文科、藏理科大专以上上线率分别超出西藏自治区17.21%和17.25%———这是江苏教育援藏工作在西藏教育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
近年来,江苏省一大批教育援藏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受援地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曲水县安排援藏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县中学综合教学楼和职教中心实训楼建设,提升了现代化教学条件。2013年,该县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个通过国家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评审验收的县级单位;达孜县整合援藏资金建成了功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县中心小学,并高标准配置了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备。2016年3月,该校在校师生达到了近2500人的规模,学校教学和校园管理科学规范,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墨竹工卡县投入援藏资金8000万元改建扎西岗乡南京希望小学、改扩建南京实验小学,很大程度改善了当地的教学条件。
在完善基础教育条件的同时,江苏省教育援藏团队还特别重视均衡教育查漏补缺工作。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设立的“曙明奖学金”,每年资助贫困学生20人;林周县为激励教育事业发展,2014年筹集300万元恢复设立了吴江人民教育奖学基金,共向152名学生发放奖、助学金36万元,并向40名优秀乡村教师颁发了园丁奖;2013年至2015年,共计100名品学兼优的拉萨中小学生还到江苏参加了夏令营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近年来,在与江苏省教育援藏团队的交流、交往、交融中,拉萨本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共组织32名江苏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专家赴藏送教,千余名拉萨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10批次140多名各类教职人才赴江苏培训。
考察学习、短期培训、友好学校、内地西藏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领域交流交往交融,极大提升了拉萨本地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此外,江苏省还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援藏模式,成立了联合职业教育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组,协调两地教育部门联合攻关,共同破解西藏民族职业教育难题并形成了研究成果,为“十三五”期间开展职业教育组团式援藏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公共保障水平
在冬春寒冷的拉萨实施供暖供气工程,无疑是关系到每位市民生活的大事。江苏援藏团队高要求、高标准,以技术援助的方式参与其中,2012年至今,拉萨市共建成燃气主干管网63公里,燃气次干管网455公里,庭院管网1348公里,城市供暖规划区内居民供暖总户数达10.7万户,现已完成居民小区及单位供暖项目建设768个、10.52万户、2136万平方米,供暖率达到98%,居民满意率达100%。
在拉萨市各县(区)的养老院和福利院里,各类困难群众有所养、有所学、有所乐,充分感受着来自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温暖,这也与江苏援藏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近年来,江苏省组织实施了林周县五保户供养中心、曲水和墨竹工卡县敬老院增加供氧设备等援藏项目,切实提升了受援地民生保障水平。墨竹工卡县还依托援藏合作机制设立了“格桑花开”爱心基金,把该县籍贫困大中小学生、孤儿、残疾人、孤寡空巢老人及患病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了救助范围,最大程度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此外,江苏援藏团队组织实施的拉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拉萨江苏青少年科技馆、拉萨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为受援地群众提供了现代化的活动场所,极大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拉萨大力实施“民生安市”战略和“四业工程”的背景下,江苏援藏团队着眼提升就业保障水平,安排援藏资金组织实施受援4县县级职教中心、手工艺创业基地等援建项目,加快推进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致富本领,实现就近就业,有力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发展。其中,墨竹工卡县完成再就业培训、转移技能培训、进城务工引导培训3030人,新增就业2395人,转移劳动力15002人,实现农牧民增收4.83亿元;达孜县依托“四业工程”,以订单培训、岗位培训为抓手,全力促进农牧民就业,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班102期,培训输出1.1万人次;泰州市与曲水县深化群团组织结对共建,泰州市总工会援助了93万元、为期四年的项目补助资金,对困难职工予以慰问,泰州团市委、妇联每年安排了10万元的对口援助工作经费,助力曲水民生改善。上述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拉萨城乡居民有事可做、有职谋生、有业发展、生活富足发挥了积极作用。